前几天,看了一档综艺《爸爸当家》。
这次的主角,是全职爸爸。
第一位出场的爸爸葛沛豪,瞬间圈粉无数。
他全职4年,带娃技能满满。
做饭、给女儿扎辫子、给儿子洗漱、打扫卫生……样样都会。
同时,他还能完美兼顾丈夫和儿子的角色,让婆媳关系情同闺蜜。
现场的嘉宾,纷纷表示这是爸爸带娃的天花板。
新婚不久的魏晨,也被问及婆媳问题。
他看得很通透:
“婆媳关系的融洽,其中受益最大的是男人。”
他表示,婆媳关系和睦,丈夫的态度很重要,要做好调和的枢纽。
这样人间清醒的男性,可以说很难得了。
自古以来,婆媳相处就是一个难题。
我们平常讨论婆媳关系,也习惯于把焦点放在婆婆和儿媳身上。
实际上,婆媳背后的男人才是关键。
既离不开丈夫作为润滑剂的作用,也和公公对婆婆的态度息息相关。
正如一句话说的:
所有的婆媳问题,本质都是夫妻问题。
丈夫的立场
决定了婆媳关系的好坏
婆媳关系,看似是两个人的战争。
实则是两个家庭的错位——原生家庭和再生家庭。
原生家庭很好理解,就是我们各自出生、成长的家庭。
再生家庭,则是我们结婚成家后,建立起来的新家庭。
原生家庭中,母亲是女主人。
在新家庭中,妻子才是女主人。
一旦这个角色发生错位,很容易激化矛盾,引起冲突。
比如有的婆婆没有界限感,不断插手儿子小家庭的生活。
她误把自己,当成儿子小家庭的女主人。
越是互相干涉,越是彼此破坏。
我身边不少朋友,都是因为婆婆的介入,婚姻生活一地鸡毛。
婆婆没有分寸感,深层次原因是丈夫模糊了界限。
有的男性,在结婚以后,依然把父母放在首位。
我有个朋友的丈夫就是如此。
两人大学相识,毕业三年后顺利结婚,在工作的城市定居。
本以为,从此是一屋两人,三餐四季。
没想到,结婚一年后,朋友老公没有商量就把父母从老家接来。
朋友心有怨言,但碍于情面,还是一起住下来了。
同住一个屋檐下,摩擦不断。
每次朋友让老公干点家务,婆婆一定会拉下脸来。
朋友下班回家,则还要被婆婆指挥着洗碗。
有次她实在忍不住,就对着老公抱怨了几句,老公只是和稀泥:
“我妈养大我不容易,你让着她点。”
只要是与婆婆起冲突,老公永远偏袒自己的妈妈。
妻子的委屈、伤心、孤立无援,则不被看见。
时间久了,婆媳关系更加恶化,朋友和老公的关系也越来越淡。
催毁婚姻的利器,可能并不是婆媳矛盾。
而是婆媳矛盾发生时,作为中间人的丈夫拎不清、和稀泥。
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说:
“我们的文化中,夫妻关系的重要性既不及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,也不及原生家庭和父母的关系。”
如果一个家庭中,把夫妻关系排在第一,原生家庭的父母关系排在后面。
那么,很多问题其实会迎刃而解。
父母当然需要孝敬,这是每个为人子女的责任。
但在生活中,要把妻子放在第一位,以妻子的感受为重。
丈夫足够疼爱妻子,婆婆自然也不会强加干涉,过于挑剔。
得到了丈夫的尊重和爱,哪怕婆婆再不好,妻子也会更加宽容。
夫妻关系,高于原生家庭的关系,才是婆媳矛盾的最优解。
可惜,明白这一点的男性并不多。
公公的态度
藏着婆婆对儿媳的温度
很多人都认同一个看法:
婆媳关系的本质,是儿子、媳妇、婆婆组成的三角关系。
那公公去哪了呢?
我们习惯了婆婆和儿媳的拉扯,却常常忽略公公的存在。
实际上,在婆媳关系中,公公同样重要。
有的公公习惯在一旁煽风点火,只会让婆媳关系更加不好。
明事理的公公,都懂得从中调和。
前不久,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。
一个公公在饭桌上指责妻子,总是把剩菜放在儿媳面前。
大鱼大肉,则全往儿子面前堆。
他表示:
“也就是咱儿媳妇大度,不跟你计较,这虽然是小事,但都是事。”
婆婆心里不痛快,表示反正桌子不大,伸手能够着。
公公见状,继续说道:
“家庭矛盾都是从小事积累的,你要把心态放平,记住,儿媳妇也是咱的孩子。”
一番话说完,婆婆不再辩解。
很多人说,家里有这么一个明事理的公公,基本没太多矛盾。
公公作为婆婆的丈夫,说话有一定说服力。
在婆媳出现矛盾时,如果公公从中开导,动之以情。
我相信,婆婆也会对儿媳宽容一些。
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,公婆关系足够好,婆媳关系就没有太大问题。
很多婆婆不懂得退出儿子的生活,甚至吃儿媳的醋。
这种不理性的行为,也是因为婆婆在自身的夫妻关系中感到缺失。
可能是和丈夫感情不好,得不到关注和爱。
于是婆婆就把注意力都放在儿子身上,甚至吃儿媳的醋。
所以说,作为公公,要足够疼爱自己的妻子。
那么,婆婆才不会去争夺儿子的关注。
我有个同事的婆婆就是典范。
她的婆婆和公公感情很好,两人经常一起出去旅游。
对于同事的小家庭,婆婆是需要就出现,不需要就退出。
同事说,婆婆曾对她说过一句话:
“你结婚,是和我儿子过日子,我也有自己的老公,干嘛掺和你的婚姻。”
当婆婆在自身的夫妻关系中,感受到了幸福。
自然,就不会想着去压制儿媳,婆媳之间的冲突也不存在。
从这一点看,处理复杂的婆媳矛盾,公公当仁不让。
婆媳关系
是夫妻关系的一面镜子
在婆媳关系中,我们习惯当成两个女人的战争。
批评婆婆不够大度,媳妇不够宽容。
本应该极力解决矛盾的男性,则更习惯藏身于背后。
殊不知,婆媳关系的本质就是夫妻关系的映射。
丈夫不站在妻子的立场,自然会激化婆婆和媳妇之间的矛盾。
公公不给予婆婆关怀,婆婆自然就会介入到儿子的生活中寻求安慰。
所以,婆媳关系中,最应该指责的是不作为的男性。
我有个朋友就曾说:
“我可以原谅婆婆,但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老公。”
再者,在婆媳矛盾中,把炮火都指向婆婆,并不是一件公平的事。
在《奇葩说》中,蔡康永有一段话让我很触动:
“婆婆那边的困扰也很值得了解,因为在我们中国人的社会里面,如果并没有赋予这些常年付出一生来照顾家庭的女性,他们自己独立的生命的意义。
但是,却在要求她们不可以继续用婆婆的身份,来拥有自己的存在感,我觉得很残忍。”
作为婆婆,一直以来都被要求为家庭做出牺牲。
她们也把奉献,内化为自我认同,因此很难从儿子的家庭退场。
甚至,有的婆婆也会要求儿媳去同样奉献。
于是就有了隔阂、矛盾和冲突。
要想真正弱化婆婆和媳妇之间的对立,除了男性的介入,也需要女性的独立。
只有我们自己先独立,让生活丰富多彩起来。
这样,才会看到生活的广阔,曾经那些婆媳的纠葛,根本不算什么。
后台有读者留言说。
她刚结婚时,对婆婆还有些防备,小心翼翼维持着关系。
后来她发现,婆婆根本不关心这些鸡毛蒜皮的争吵。
她每天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满,跳广场舞,种点花花草草。
儿子结婚,对她而言反而是种“解脱”。
有事找婆婆也不推脱,但是没什么事,就保持着一定的距离。
这样一来,婆媳关系反而更和谐。
婆婆和媳妇双方都要学会放手,各自独立,互相尊重。
既不要强求亲如母女,也别用亲情来互相捆绑。
毕竟,女人何苦为难女人?
婆婆不是亲妈,但也不是仇人;
儿媳不是闺女,但也不是敌人。
婆婆和媳妇,本来就是因为爱同一个男人才建立关系。
婆媳矛盾,源于一开始就站错了位,把彼此视为对立面。
真正好的婆媳,都是统一战线。
关系对了,各自摆正位置,家庭才会更和谐。
大家看完后有什么真知灼见呢?
我感觉我太幸运的,我没有婆媳不和的问题,我婆婆公公两个婆姐都对我很好,比对我老公还要好点,我有两个女儿,她们也是经常给我家孩子买东西和衣服之类的,有时候我婆婆和我老公吵架就会说让我老公一个人滚出去,我和两个孩子跟她们过[笑着哭]
这种标题……专门找骂的吧?
男的希望媳妇像自己一样孝敬父母,但是他没有像媳妇一样孝敬岳父母
冲着标题来的,我是来吃瓜的,瓜呢?骗子